由于我国对机械基础件在机械工业中的重要地位认识较晚,长期缺乏投入,致使整个行业基础差、底子薄、实力弱。特别是随着我国主机水平的提高,机械基础件落后于主机的瓶颈现象日益显现。
我国机械基础件产品品种、规格少,特别是高档产品差距较大,不能满足主机日益发展的需求。目前,各类主机基础件的性能指标大体相当于国外20世纪80年代水平。质量不稳定,早期故障率高,可靠性差,是基础件的致命弱点。
由于我国机械基础件行业基础差,底子薄,科技投入少,开发力量薄弱,不能适应主机行业引进、合资、合作、快速发展的需要,导致机械基础件国内市场占有率有所下降。此外,国家缺乏对机械基础件行业有力的政策支持。虽然国家在产业政策方面,明确了重点支持重要的机械基础件,但缺少相应的配套政策的支持,如模具行业的税负过重,享受增值税部分返还的企业,全国只有不到百家,面太窄,作用有限,还需要政策继续支持等。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导致制药机械基础件重复建设严重,专业化程度低,形不成规模,经济效益差机械基础件与主机相比,企业建立的初始资金和技术所需投入相对较少。基础件企业虽然逐渐独立于主机厂,但大多数企业本身就是大而全、小而全,专业化程度低,装备水平不高,质量不稳定,经济效益低下。
因此,为提高我国机械基础件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更好地满足我国机械工业对国产基础件配套的需求,预计我国基础件行业面临进一步的调整,以整合优势资源,淘汰落后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