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机械不同于普通机械,是一种科技含量高的专用加工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计算机控制技术在制造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国外塑料机械产品的差异愈来愈大,这种差异主要来源于产品的物理性能和成型产品的精度和质量。
产品差异化是在同类产品的生产中,不同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和差异。企业制造差异产品的目的是为了引起买者对该企业产品的特殊偏好,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形成产品差异化的因素有:①产品的物理性差异;②买方的主观差异;③对买方的服务差异;④地理位置差异;⑤特殊促销活动差异;⑥政策和法规的障碍。
产品差异化主要由品牌印象造成,而品牌印象又是根据使用者过去的经验以及广告的因素所造成的。塑料造粒机产品有了差异化后,后进入的企业就很难再打入该市场,也比较难改变消费者对原有企业的忠诚度。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使得塑料机械行业的进入门越来越低,新的进入者将很容易跨过门槛而进入该行业。国外塑料机械制造商已带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踏上我国国土。
据了解,我国塑料机械工业的高速发展缘于下列因素:国内塑料加工业的高速发展,对塑料机械的需求旺盛;对高技术含量装备的需求所带来的设备更新及陈旧设备的淘汰。从数据的统计中可以看出,是塑料制品产量的增长引发了塑料机械销售额的增长。塑料加工业良好的发展前景,仍将是我国塑机业高速发展的主要动力。
我国塑机行业发展成就解读改革开放前,我国塑料机械企业多数分布在原轻工、机械和化工三大系统,规模较小、装备落后、技术力量薄弱。技术上主要以对引进样机进行测绘仿制为手段,产品品种少、工艺水平低、标准不一、模具开发能力低、配套能力差,缺乏成套供应能力。
改革开放后,随着塑料工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塑料成型加工设备的需求大幅度提高。许多企业通过与国外同类企业进行合资、合作和购买生产制造许可证等方式,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和设计并进行消化吸收,使我国塑料机械产业有了一个显著的提升,产品开始初步满足塑料加工工业的一般需求。
未来,苏子和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各种塑料新型材料的不断涌现,塑料的应用领域迅速从一般民用、农用向几乎所有工业领域扩展,特别是一些新兴产业如汽车、家电、建筑、包装、通讯、计算机等产业崛起为塑料机械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我国塑料机械技术也会不断升级换代,朝高精尖方向迈进。
目前,包装行业的两大主料为塑料和纸质,但随着环保指标越来越高,纸质包装成本也越来越大,不少企业都转战塑料,而这也使得塑料机械在市场中形成了“发展热”。塑料占包装比重日渐增大塑料机械成“发展热”
橡胶塑料装备制造业在中国整个机械行业中属于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的行业,步入21世纪以来,橡胶塑料机械制造业在中国机械行业乃至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在逐年增加,生产、销售、出口贸易和效益均快速增长。
就橡胶塑料机械产品而言,要想在产品设计、制造直到使用、维护的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贯彻“防患于未然”的安全工程原则,就必须要处理好装备自身的安全与安全生产管理的关系。即必须从标准入手,制定出产品的安全标准。中国橡胶塑料机械安全问题的研究和标准的制定,在“十一五”期间已提到了议事日程。
随着中国经济整体稳定持续健康发展,中国塑料机械产业经过“十五”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产业规模扩大,连续八年主要经济指标逐年递增,其发展速度与所创主要经济指标在机械产业所辖的194个行业中,名列前茅。塑料机械行业不断发展壮大,塑料机械年制造能力约20万台(套),门类齐全,在世界排名**。
近几年来,世界上产业发达国家的注塑机生产厂家都在不断进步普通注塑机的功能、质量、辅助设备的配套能力,以及自动化水平。同时大力开发、发展大型注塑机、专用注塑机、反应注塑机和精密注塑机,以满足生产塑料合金、磁性塑料、带嵌件和数码光盘制品的需求。
此外,国家如果能将塑料机械同机床一样作为工业的基础机械(塑料机械加工高分子材料,机床加工金属材料),作为国家装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先进的塑料机械给予像数控机床一样的专项支持和优惠政策,以推动塑料机械行业发挥更加明显的杠杆作用,为我国装备工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机械工业在现代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更是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撑,14年中国机械产品出口增长的难度在逐步加大,预计中国机械工业全年的出口增速约为8%.分析认为,今年中国机械工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偏紧状况难有明显好转,但是总体仍可望保持基本稳定,续以平淡为主。
2014年中国机械出口难度增大续以平淡为主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机械工业在经历了“十五”和“十一五”的高速增长以及2011、2012两年的大幅回落后,今年将延续去年平稳中速增长的势头,有望进入到一个相对稳定的中速发展阶段。
笔者19日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了解到,尽管当前中国机械产品存在一定的国际比较优势,但是持续多年的出口高速增长已引发了日益剧烈的贸易摩擦。再加上人民币汇率持续攀升削弱其竞争力,今年中国机械产品进一步扩大出口的难度正在加大。
目前中国机械工业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依然为新增需求不足和创新能力薄弱等。特别是,今年全面深化改革的形势对机械企业主观应对能力将提出更高要求,中国机械企业的分化将进一步加剧,企业间的兼并重组步伐将不断加快。预计今年中国机械工业的产销和利润增速将可达到约一成二。
德州市今年1月份机电出口概况
23日,笔者从德州市经信委获悉,今年1月份,全市机电产品进出口完成9435万美元,机电产品出口增幅高于全市出口平均水平,出口企业队伍不断壮大,对亚洲出口仍占较大比重。
1月份全市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36.7%,比全市出口平均增幅高出5个百分点,占全市出口比重42.4%,比去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出口企业队伍不断壮大。
据了解,全市机电产品对亚洲出口仍占较大比重,对欧盟美国出口增长较快。对亚洲出口4106.5万美元,同比增加53.1%,占比48.97%;对欧洲出口2110.2万美元,同比增长11.7%,其中对欧盟出口为1653.5万美元,同比增长30.3%;对北美洲出口1227.9万美元,同比增长80.3%,其中对美国出口大幅提升,1月份出口为1153.5万美元,同比增长82.8%.
由于中国机械产品增长强劲,德国机械设备制造联合会于2013年7月发布的数据报告显示,2012年全球机械设备产品出口额增长8%,中国以11.2%超越日本升至第三位。据业内人士分析,随着中国机械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海外基建市场对工程机械需求越来越多,中国工程机械出口市场将有望频增亮点。而今年全球经济不景气、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也将对中国机械出口市场带来不小的挑战。
近日全国多地连续雾霾让人们不禁感叹“连呼吸都是痛”,这种“领悟”也让绿色节能理念在人们的观念中越发深入,很多塑机企业都将控制、节约成本列为首要任务,目前大部分塑料机械都已实现节能改造。目前伺服节能技术已成功应用到注塑机上,比普通定量泵注塑机节能*高可达80%比变量泵节能*高可达50%同时,提高生产效率10%以上,编辑了解到,注塑机制造厂商已经开始批量设产,将迅速成为主场主流产品。
塑料机械企业节能技术完善助力节能减排
经过科研人员的研究开发,电磁加热(IH技术是新型高频加热技术。生产出节能环保高频加热系统,发热效率提高到90%*高99.8%根据在各家塑料加工企业安装检测,节能环保高频加热系统对于塑料加工企业来说节能效果非常明显,节约电达30%-70%.充分体现它节能优势,为塑料加工企业节约大量的电费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改善车间的环境,从而直接降低间接生产成本。
再将直流电转换成频率为20-40KHz高频高压电。电磁加热设备采用耐高温电缆特制,电磁加热节电器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换为电磁能进行加热的装置。电磁加热节电器将220V50/60Hz交流电整流变成直流电。高速变化的高频高压电流通过线圈会产生高速变化的交变磁场,当磁场内的磁力线通过导磁性金属材料时会在金属体内产生无数的小涡流,使金属材料本身自行高速发热,从而达到理想的加热效果。
还能提升品质、改善工况,伺服注塑机不仅可以节约资源、降低成本。然而在注塑产品的成本的构成中,电费占了相当的比例,依据注塑机设备工艺的需求,传统的注塑机油泵马达耗电占整个设备耗电量比例高达80%-90%.
据了解,当前我国塑料机械行业的发展现状是存在自主创新能力较低、高档与个性化专用品种较少,行业集中度低等这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我国的塑料机械行业还不能尽快的赶上国外塑料机械水平。
随着经济的回暖,挤出机企业订单将得到大幅度的回升,2012年,我国挤出机行业经济运行中已出现若干积极信号,但其中值得企业关注的是:1、工业总量中权重*大的汽车产销量增速正在不断回升;2、机械工业重点联系企业累计订货额出现回暖。
我国塑料机械调整结构提升挤出机行业发展空间,当前国内塑料机械行业的发展现状是存在自主创新能力较低、高档与个性化专用品种较少,行业集中度低等这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我国的塑料机械行业还不能尽快的赶上国外塑料机械水平,经过长期的发展,我国塑机行业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应对贸易保护主义能力增强,制造技术水平和整体实力进一步提高,因此,我国挤出机行业在外贸出口方面的有利条件不少。
由于我国挤出机产品与战略性新型产业紧密相联,具有高效、节能的优势和较高的性价比,对发达国家出口以中低端为主,这部分消费需求呈现刚性,因而,挤出机行业发展仍然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后业界人士表示,近些年,我国的塑料机械企业市场会更加开拓,知名度也会进一步的扩大,市场的竞争力也会进一步的提高。对新兴国家出口比重也将大为提升。
从整体上看,我国挤出机产品的出口增长将会呈现稳中有进的局面,从国内而言,我国仍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阶段,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也将给挤出机行业提供不竭的发展动力,*后,国际市场的回暖,为挤出机企业带来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