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资源回收公司Axion Consulting(以下简称Axion)透露,随着新型塑料转换技术的问世,废弃塑料薄膜直接填埋或焚烧将成为一种过去式。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人们可将低端薄膜垃圾转换成燃料或其他具有附加值的产品。
受限于资金、设备、技术等因素,全球大多数塑料薄膜再生行业多年来发展一直止步不前。与PET这些高密度硬质塑料制品相比,废弃塑料薄膜的处理依旧处于*原始的初级阶段。
为减少塑料薄膜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各国相继出台了一些传统的强制性政策,包括一次性塑料袋禁令、塑料袋税收等。然而,Axion认为这些措施只能算是治标不治本。要想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技术方面入手,将其真正变废为宝。
在第12届欧洲塑料薄膜再生会议上,Axion首席工程师Sam Haig指出,当前大面积回收低端塑料薄膜,并将其转换成燃料和其他可再生产品的时代已经来临。
“塑料薄膜质量轻便,其废弃物在处理的过程中可与废纸等再生流混合,从而进行二次生产。随着热解、解聚、气化等生物处理技术的不断推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低端塑料薄膜废弃物转换的成本也会越来越多,从而真正实现环保和经济效益的统一。”Sam Haig在发表演讲时说道。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技创业》杂志周三报道,一家美国公司研发出使用二氧化碳电化法,结合水等氢源生产乙二醇的新技术,预计可以将乙二醇成产成本降低至125美元/吨,同时还具备环保优势。
目前,中国企业生产一吨煤制乙二醇工艺成本在4500元/吨左右。照此计算,新技术一旦推广,有望令乙二醇生产企业的成本降低80%左右。
这家化学科技公司名叫Liquid Light,研究成果已刊登在公司官网。这项工艺的基本原理是使用催化剂和电力,将覆盖催化剂的电极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草酸碳,再将催化剂分离,并反应得到乙二醇。
报道援引英国石油公司前高管Gary Dirks的话说,相比传统基于石油的方法,Liquid Light的电化生产方法将是**吸引力的替代方法。
美国特拉华大学的助理教授Joel Rosenthal表示,该方法不仅能制出具备商业价值的化学制品,而且不会产生多余物质。
但他也同时指出,一旦能寻找到成本更低的动力源解决二氧化碳电化时所消耗的大量电力,那么二氧化碳制取乙二醇会是门大生意。
全球乙二醇市场规模约为270亿美元,生产工艺分石油路线和非石油路线。在中国,则主要是乙烯法和煤制草酸酯法。国内乙二醇生产的龙头企业主要有丹化科技和华鲁恒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