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机床上市公司2014年年度报告的披露,机床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跟业绩成为业内人士普遍关注的焦点。通过相比我们能够发现,在智能制造或工业4.0的成为将来发展动向的背景下,部分首先尝试开发的上市公司都有了不错的收益,且几乎所有的机床上市企业都表态扩大转型升级的力度,而智能制造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
沈阳机床:肯定工业4.0龙头地位
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阳机床”)2014年明确以“成为世界率先的工业服务商”为愿景,以“让制造更简单”为使命,以“聚焦财务为股东创造价值,聚焦市场为客户创造价值,聚焦产品为行业创造价值”为战略目的。对内以财务管理为关键,对外以客户为中心,推动企业向“工业服务商”全面转型。
在2014年,沈阳机床引入清华战略投资,吸引紫光智能跟紫光4.0共出资30亿元参跟定增。共拓智能制造市场,确立工业4.0龙头地位。
因为国家宏观经济增速减速,机床工具市场需求保持低迷,沈阳机床在巩固提高传统业务的基础上,以用户需求为关键,逐步推进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工艺系统解决方案、现代化升级服务等新业务。
产品角度,搭载i5系统机床产品完成新突破。搭载i5系统机床产品紧和市场需求,已经取得客户及业界认可,在数控车床、立式加工中心等产品角度均有突出表现。单笔订单已从*初的十台量级迅速上升至百台量级,用户重复购买意愿显著,产品推广成果已经显现。
在国内销售角度,销售端成立八大区域,消除地域及产品死角。上海优尼斯工业设备销售有限公司专注于i5产品销售跟新业务推广。组建消费电子行业事业部,成立汽车、航空航天行业部,深耕细作行业市场,专攻消费电子、汽车、航空航天领域客户需求,给予专业化行业解决方案。在国际出口业务角度,立足欧洲、美洲、亚太区域,辐射全球机床市场。
此外,沈阳机床在原有35家4S店基础上,升级打造分拨中心45家,覆盖全国主要区域性机床市场,强化市场前端机床及备件快速交付能力。
同时以优尼斯工业设备销售有限公司为载体,针对客户需求,为客户给予集工业系统销售、工程规划跟管理、咨询服务等于一体的工业服务业务,初步构建产品全生命周期经营的体系跟能力。
2015年,公司将立足机床销售、服务、备件业务做好各项经营工作,着力提高企业经营质量。同时,以i5,金融租赁、行业解决方案、再制造为切入点推进业务创新,探究新型商业模式。不断深化转型升级,继续创新,努力完成公司“工业服务商”的战略转型新突破。
产品升级角度,公司当中重点推进新BrioTurn系列、卧加系列、龙门系列及新镗床等新产品的产业化及商业化进程,快速完成市场突破,实现公司产品结构调整目的。同时不断全力推进i5系统搭载工作,增加可搭载机床品类,全面推广搭载i5系统的数控车床、立式加工中心、钻攻中心等产品,向系列化、产业化、商业化目的推进。
在年报中,沈阳机床在2015年目的中提及要进行德国设计新产品承接及产业化。设置产品经理,负责从研发、试制到产业化、商业化全程推进。参跟产品定义、方案设计、工程设计、样机试制;制定产业化方案,商业化推广方案;组建产业化、商业化团队。
华中数控:布局工业机器人
因为国内数控系统的应用长期以来是以国际品牌产品为主,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中数控)面临着国内外产品的白热化竞争。据权威数据,国产中档数控系统国内市场占有率惟独35%,而高档数控系统95%以上依靠进口;国产功能部件在国内市场总体占有率约为30%,当中高档功能部件市场占有率更低,台湾地区品牌功能部件约占国内市场的50%,其余20%为欧盟、日本等品牌产品。
当下面向传统装备制造领域(如能源装备、船舶、工程机械等)的企业下行发展动向显著。当中,重型机床分行业受影响*大。同时,受结构升级跟低端产品需求下跌影响较大的车床行业,其产量跟销售量也逐年走低。
可是面向新兴市场需求跟产业(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智能手机制造等)的机床制造企业呈现稳定运行,甚至逆市发展的状况。使用于智能手机加工的立式加工中心就是*典型的代表。同时,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钣金加工设备采购的增长(如激光切割跟冲剪折机床等)。
面对行业整体下行发展动向未见显著趋稳的大环境,以及我国制造2025的历史机会,武华中数控经营团队紧和行业政策导向,积极调整发展战略,表态了“一核两体”做大做强集团公司的总体发展战略,即“以数控系统技术为关键,以机床数控系统跟工业机器人为两个主体”。根据总体发展战略,公司积极布局,稳步实施,通过努力,公司在工业机器人、3C加工、云数控等领域继续获得新突破,形成公司经营发展中的新亮点。
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公司已布局了深圳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重庆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两家控股子公司,拥有多关节工业机器人、圆柱坐标工业机器人、直角坐标桁架工业机器人跟教育实训机器人等四个系列产品线,在焊接、注塑、机加上下料、冲压、喷涂等领域的自动化线上得到了应用。
在数控系统角度,华中8型数控系统经过多年集中攻关,各项技术指标获得了重要突破。在3C领域,公司钻攻中心数控系统加工效率、加工性能跟质量超过国外品牌产品,在用户处试用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而且8型数控系统在手机金属部件加工机床获得突破,其功能将逐步应用在立式加工中心等机型。
在机器人产品方向,2014年新研制了四轴冲压机器人,已成功应使用于棒料冲压、板料冲压等领域。
日发精机:目的中航工业体系内4.0样本
浙江日发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发精机”)认为,我国经济的重化工业高速发展阶段趋于落幕,跟之相关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下跌,进而影响面向这个领域相关机床工具商品销售。相比典型的例子,从2011年开始重型机床商品生产跟进口呈现负增长。2014年国内重型机床制造企业生产销售平均水平仅相当于2011年的51.0%,2014年国内主要重型机床进口额相当于2011年的75.0%。
受此影响,面向消费品制造的机床工具商品生产跟消费状况要显著好于跟投资相关的机床工具商品。列如,跟投资相关的金属切削机床消费呈现下跌,而面向消费品制造的金属成形机床持续增长。别的,2014年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制造服务的立式加工中心机床进口量(同比141.0%)跟产量(同比37.3%)持续高速大幅增长。
2014年是日发精机转型的**年,为了打造航空装备市场,公司收购意大利MCM公司,成立了日发航空装备,专业为航空航天业研发复材加工设备、飞机数字化装配线,将来还将研发复材制作设备。2014年公司已取得蜂窝加工设备的销售合同、日发航空装备已通过了三级保密资质的现场审核,今后还将申请武器生产研发许可证、军工质量认证等,使公司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军工装备跟产品制造企业。
当下公司在航空领域形成了从简单的铝合金到高精度的铝、钛以及高温合金材料的加工、从金属材料的加工到复材加工、从零件加工到飞机的数字体化整体装配,成为当下世界上航空航天领域产品线*长的企业之一。
2015年公司还将通过引进MCM公司自主研发的JFMX系统,成立日发智能化系统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经历中的柔性系统管理领域的软件,完成ERP、EAS跟CNC间数据的无缝对接,达到数字化制造跟智能工厂的目的。前期日发精机将跟中航工业展开合作,力争在中航工业体系内建设4.0的样本工厂。
此外,公司将加强跟中航工业所属研究机构的合作力度,力争建设多条飞机数字化装配样本线,适时进军航空零部件加工业,充足发挥MCM、日发航空的技术跟市场资源,使航空板块销售收入在将来的三年内超过公司现有的传统产品。
秦川发展:整体上市实现
2014年,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股份公司(以下简称秦川发展)巨大资产重组实现,原归属于母公司秦川集团的资产跟业务包括车床、通用数控加工中心、螺纹磨床、滚动功能部件、复杂刀具、仪器仪表等全部进军上市公司,使公司成为当下我国机床工具行业中品类*多、产业链*完整、综合竞争优势显著的企业。
随着巨大资产重组的实现,原来归属于集团公司的车床、通用数控加工中心、螺纹磨床、滚动功能部件、复杂刀具、仪器仪表等业务进军上市公司平台,集团“3个1/3”战略发展构思更加明晰:
*先一个1/3是机床工具装备、智能制造岛(生产流水线),主要由三大制造工艺装备链来体现,包括:汽车自动变速器制造工艺装备链;三航(航空、航天、航海)/两机(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制造工艺装备链;复杂型面(齿轮、螺纹/螺杆、叶轮/叶片)加工工艺装备链。
第二个1/3是以高端技术跟工艺引领的核心零部件制造。主要产品包括特种齿轮箱、人字齿、机器人关节降速器、滚动功能部件、螺杆转子泵、精密齿轮(包括人字齿轮)、精密铸件、军工配套等,将成为企业加大规模、增厚利润的新的增长点。如2014年,跟某公司签订的人字齿加工合同超过500万美元,预计2015年订单将达到2500万美元。军工配套业绩稳定增长,销售额跟利润同比增长40%以上,新客户超过60家。机器人关节降速器已跟多家客户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跟数家客户签订销售合同并完成交付,跟30余家机器人相关企业建设了业务联系。
第三个1/3是现代制造服务业,包括:数字化车间跟系统集成,机床再制造及工厂服务,供应链整合及融资租赁。这些业务部分已有非常好的基础,列如机床再制造、供应链管理、系统集成等,部分当下正在培养中,列如工厂服务、数字化车间、融资租赁等。
报告认为,2015年是公司完成整体上市、打造单一上市平台后的开局之年。从宏观上看,新一轮市场热点在国家经济全面转型、定向调控下逐步形成,如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高端智能装备跟先进制造技术在众多行业的应用跟普及;以新丝路经济带建立带动的西部基础设施投资;以高铁、核电、航天等领域的对外合作、相关技术跟大型成套装备出口对关联行业的带动等。
而从行业来看,下一步转型升级的目的主要集中在:**、守住中端市场是底线,这是行业企业竞争的热点所在。第二、参跟高端竞争,取代进口,加快创新成果商品化步伐,这是企业进入产业中高端的突破口。第三、发掘装备后市场,加快制造性服务贸易化,形成新的增长点,这是企业创新发展模式的新空间。
2015年秦川发展的主要经营目的是完成营业收入36.65亿元,完成利润总额7858万元。
亚威股份:板材生产流水线优势显著
江苏亚威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威股份)优势区域跟行业市场2014年得到稳定巩固,华东、华南、华北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专业钣金、电力电气、电梯幕墙等细分行业市场的率先优势进一步放大。致力于为中高端市场客户给予个性、自动化成套系统解决方案,当中平板加工成套集成系统在电梯、电气等行业高端客户市场获得突破性拓展;卷板加工自动化生产流水线注重高端汽车行业市场开拓,抓住汽车零部件行业设备更新升级的机遇,当下数控飞摆剪切线跟数控开卷落料线产品在手订单充分,形成了公司新的增长点,提高了公司品牌在汽车行业的影响力。特殊是公司金属板材加工成套自动化生产流水线销售占比达21%,在高端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在出口角度,亚威股份进行了出口产品结构性调整,由中低端单机向中高端主机及自动化成套生产流水线转变,数控转塔冲床、激光切割机、卷板加工生产流水线等高货值、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出口外销收入同比增长19%,占国际销售收入比例近60%,成为出口产品主流。
此外公司扩大对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高端装备的投资,抢抓“机器换人”带来的市场发展新机会,跟德国徕斯公司成功合作,引进其线性机器人跟水平多关节机器人技术,双方共同投资成立了亚威徕斯机器人制造(江苏)有限公司,当下样机试制作成功并已承接订单。
亚威股份利用上市平台,进行三维激光切割系统业务并购整合,环绕建成二维、三维激光切割完整产业链目的,实施对新三板上市公司无锡创科源激光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并购项目,拓展公司机器人激光集成应用自动化系统,推动优势资源整合,增强跟公司现有主营业务的协同互补效应。通过继续升级成熟产品业务跟新培养系列高端产品业务,公司初步形成了适应将来高端、智能、自动化发展需求的新业务格局。
公司数控主机产品技术性能保持提高,机械伺服数控转塔冲床跟大型开式伺服折弯机两个国家巨大科技专项攻关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当中机械伺服数控转塔冲床成果顺利完成产业化,全年产销近150台,规模达1.3亿元;采纳跟国际先进企业合作的方式,激光切割机技术性能显著提高。在机器人折弯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冲剪复合自动化生产流水线技术性能进一步完善提高基础上,又创新研制了门板加工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已通过客户验收,成功交付客户,完成了国内同类自动化生产流水线的突破。
南通科技:减亏增效仍是主线
南通科技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通科技”)2014年跟中航高科签署了资产重组框架协议,跟中航高科的成功重组将给公司带来新的发展机会。
重组前:南通科技战略是以机床、房地产、危险投资“两业一平台”,以“精细制造、差异竞争、保持创新”手段,研制高端数控产品,以取代进口为市场跟产品定位,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
重组后:公司将成为航空新材料业务、数控机床及航空专用装备业务、房地产业务三主业共同发展的上市公司。但2014年机床行业的“严冬”寒气逼人,公司机床主业难中求进,完成销售收入2.93亿元,跟目的差距非常大。所以2015年,对南通科技而言是重组实质性推进的一年,减亏、增效将是公司2015年工作的主线,把机床主业亏损控制在2014年的范围内。
南通科技认为,所谓完成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销售转变,就是要在以减亏为重点,以效益为关键的思想指导下,变过去不计成本“占地盘式”的规模扩张型销售,为成熟产品有利润的销售。
为此,公司要对销售的考核模式ST-4表面电阻测试仪 改革,采纳内部买卖制,在别的考核内容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以销售利润结算销售费用。销售公司要根据公司梳理的成熟产品清单,在保证销售利润的前提下扩大成熟产品销售力度,努力加大总量,如立加产品等。要全力拓展利润高的产品销售,如VGC1500、VGC2000,要落实专人负责其适用加工行业的开发,如叶片加工的典型用户、大用户,努力谋求量的突破。
2015年研发系统的任务:一是做好VP1050新立加、H50新卧加的整改完善。二是做好新品的系列拓展设计,实现VP850、VP1200立加新品开发。三是做好VGC1500、VGC2000、MCH63及GM龙门系列的整体完善设计、优化配置及瘦身降本工作。
华东数控:困难重重
威海华东数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东数控)自成立以来,向来坚持自主创新,立足高起点,以国家重点工程为依托,以取代进口为目的,重点发展大型、高速、高精、多轴、复合、环保数控机床产品。形成了系列数控龙门机床、大型立卧式加工中心、落地镗铣床、数控立车等大型机床产品。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大型数控机床产品设计、制造工艺日趋成熟,加工设备基本完备,产品逐渐形成系列化,质量日益稳定,公司逐步成为国内极少数能同时掌握多种大型、重型、精密机床设计跟制造企业之一。
但因2012年、2013年连续亏损,公司股票自2014年4月28日起被深圳证券交易所实施退市危险警示。
为此2014年度,公司紧紧环绕“扭亏为盈”的年度工作目的从加强市场开拓,创新开发模式;严格成本管控,多维度降本增效;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资金成本;处置子公司股权,获取收益等方式方法,来提高企业的运营质量,并于2015年4月17日向深圳证券交易所提交了撤销退市危险警示的申请。
2014年度公司机床产品经营特点是数控机床产品特殊是加工中心产品需求增加,普通机床产品及配件产品需求下滑较大。
华东数控公司管理层认真分析了目前及今后的行业发展形势,认为中国正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会期,行业发展前景光明。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工业4.0》、《我国制造2025》等都为机床工具产业给予保持的市场需求。
所以公司今后的工作重点仍紧紧环绕董事会制定的公司发展战略规划,坚持扭亏为盈的经营目的不动摇,通过主业改善提高,企业管理及产品档次转型升级,加快资本市场融资及资产处置等重点工作。
昆明机床:严冬依旧
卧式铣镗床系列、坐标镗系列跟数控落地镗铣床系列产品向来是沈机集团昆明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明机床)的主营产品。
但2014年,我国机床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论是经济形势、竞争环境还是市场需求都发生了本质性变化,我国机床工具市场处于脆弱复苏阶段,固定资产尚未增加,机床需求保持下滑,造成机床订单量减少。
在机床行业下游需求总量减少且需求结构发生变化的大环境下,国产机床同质化严峻,市场需求的锐减造成机床制造商单纯依赖价格竞争的发展动向显著,导致昆明机床营业收入总额跟利润下跌幅度较大。
为此公司经营层积极应对不利的经营局面,以市场为中心,主动向工业服务商转型。
根据报告,截止到2014年12月31日新增生效合同订单8.31亿元。当中数控机床合同总金额占合同总量的91%,在数控机床订单中,落地铣镗床订单占数控订单的27.32%,是数控类订单的主要组成部分,订单量较上一年同期上升11.04%,同时订单占相比上一年有所上升,介绍落地铣镗床需求有所增长且市场竞争力有所提高;龙门铣镗床订单量较上一年同期上升110%,其订单较占比跟上一年基本持平;数显卧式镗床的订单量占总订单量的9%,订单量较上一年下跌,介绍本年受市场因素的影响,中高端产品需求量上升,数控机床的订单需求较数显机床的订单需求显著上升。
将来,昆明机床在组织机构调整实现的基础上,环绕市场化机制建立目的,进行经营模式变革,由事业部制向公司化过渡。在全公司建设内部市场化运作机制,配套单元**完成全面市场化。
在产品角度,公司将深入展开产品结构调整,龙门式镗铣床品种首先优化通用型龙门系列;着力开拓行业针对性强的产品,主假如汽车模具、飞机结构件两大行业。
同时卧式加工中心的发展方向也以汽车发动机系列、航天航空结构件系列、精密卧加系列等为主,核心功能部件(转台、刀库、铣头),将采纳合资、合作等方式,引进先进技术,完成自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