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浙江科技新闻网08月25日讯“当下我们的订单都排满了,客户都是****汽车企业。”浙江赛豪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虞伟炳说。凭着汽车双色前大灯这款关键产品,赛豪公司这两年销售额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成为行业领军企业。
在“我国模具之乡”黄岩,本年以来一批注重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企业脱颖而出。“当下,黄岩重点专业骨干模具企业占全国的9.4%。”黄岩区经济跟信息化局副局长方崇辉说。
黄岩模具产业曾一度难以摆脱“灌木丛窘境”:全区分散各类模具、配件及相应装备企业2200多家,但产值过亿元企业屈指可数,随处可见的低小散企业像极了长不大的灌木丛。当地政府通过制定产业规划,从政策、资源、服务等对模具产业倾斜,勉励企业做大做强。
依托技术创新,“赛豪”突破汽车注塑领域的技术难题——双色前大灯高光无痕一次成型工艺。当下产品不只表面透光性更好,合格率也提高为97%,占有国内双色前大灯市场的80%,直接为阿斯顿马丁、路虎、福特等高端客户给予配套。
借助信息化手段,模具企业的管理水平突飞猛进。走进陶氏模具集团软件研发部,墙上醒目的识的“标准体系,数字分析,傻瓜操作”是对企业管理创新的生动注解。跟以往奔波在各条生产流水线 比较,软件部门负责人张辉目前只要打开电脑,点击鼠标,便可清晰看到车间所有设备的运转状况。这套企业自主研发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模具管家”,覆盖设计、采购、加工、存储、销售等各个环节,每道环节都严格限定作业标准。当下,企业的刀具成本每年降低20%,产品次品率则下跌30%。
黄岩艾彼模拥有限公司则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关停旧厂房,企业转型带动产品创新,从生产单一的车灯模具转变为复合型的汽车内饰模具。“艾彼”重新培养加拿大、英国、美国等高端客户,本年以来订单继续,上半年产值同比增长256.4%。
企业自主创新,加上当地产业政策的引导,正在催生一大批小微模具企业集聚化发展,从低端制造向高端智造转变。插上工业旅游的翅膀,以模具产业为关键的黄岩高端智能模具小镇正在建立。当下,智能模具小镇已具有规上模具生产企业30家,配套模具博览城跟模塑工业设计基地,逐步形成从模具设计、造型、编程、精加工、试模一应俱全的产业链。
本年上半年,黄岩模具逆势增长,完成产值近80亿元,当中规上模具企业产值同比增长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