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配件生产区内,多个机械手正在不知疲乏地工作,一件件汽车配件从模具中被搬了出来……这是*近记者在一汽车厂看到的场景。正是有了模具生产技术,一辆汽车从发动机到引擎盖、车顶盖,再到保险杠的生产,在这里都能够完成。不只如此,即便是人们日常生活用到的塑料桶、杯子、电饭煲、电话、电脑、手机等产品的不少零件也都是用模具加工生产出来的产品。所以,模具也被誉为“百业之首,工业之母”。
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模具制造行业每年销售收入为1800亿元以上。在模具制造行业,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跟光学塑料成型模具被广泛应用。在这两个领域,我国企业近年来专利申请量增长迅速,但跟国外巨头比较,国内企业还存在一定差距。面对国际巨头布下的专利“矩阵”,专家建议,国内企业必须在人才培育、模具设计跟制造精细化角度扩大投入,并通过继续创新来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跟专利储备,以提高企业竞争力。
我国企业快速崛起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跟电子领域市场的快速发展,模具市场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尤其是不少国际知名的模具厂商,凭借在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注塑模具等领域的技术优势纷纷抢占我国模具市场,并对我国企业形成“包围”态势。
为了解模具领域的发展现状跟专利布局,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组织、机械发明审查部实施了2014年度专利分析普及推广项目“模具行业专利技术分析”课题。这个课题组研究人员告诉本报记者,在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跟光学塑料成型模具两大领域,我国企业属于后起之秀。
“截至2014年7月31日,在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领域,国内申请人的专利申请量迅速增长,当中在我国市场就提交了1378件专利申请,列如天津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瑞鹄汽车模拥有限公司就已提交多件专利申请。”课题组研究人员向本报记者说明。
天津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知识产权部相关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说明,当下,公司已在模具领域提交了近100件专利申请,技术内容涉及轿车侧围模具、汽车车门内板模具、车身冲压件等多个领域。
“作为后起之秀,中国模具企业将来发展潜力非常大。可是,当下,在模具领域,中国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专利申请量快速增长,但专利实力仍无法跟国外巨头比肩。”课题组研究人员表态。
跨国巨头优势显著
据了解,在模具技术领域,国外企业的优势十分显著。课题组研究人员举例说:“截至2014年7月31日,在光学塑料成型模具角度,申请人在全球范围内提交相关专利申请1625件,当中,奥林巴斯提交专利申请103件,柯达提交专利申请86件,强生提交专利申请40件;申请人在我国提交了440件专利申请,但在我国市场,专利申请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中惟独一家我国企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长期以来,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家的企业凭借模具生产的技术优势,向来垄断着全球模具市场。这些企业巨头在高精度跟复合性模具的开发,尤其是在模具设计、制造技术上都持续率先地位。成立于1919年的奥林巴斯是一家较早涉足光学透镜的企业,其在发展过程中,通过技术创新,继续对模具的局部结构进行调整跟改进,以提升模具技术成型的精度。正是通过积极创新,奥林巴斯成为全球模具行业专利申请量*多的企业,同时也是这个领域市场比重*高的企业。
跟奥林巴斯比较,强生虽然涉足光学塑料成型模具技术领域的时间并不长,可是专利运营手段十分成熟。“因为模具领域的专利数量较少,强生往往会针对一项发明技术提交多件专利申请,这些专 利申请环环相扣,以此加强专利保护力度。列如,1995年,强生提交的14件专利申请,将隐形眼镜的整个加工经历进行了全面的专利保护。”课题组研究人员说明。
加强创新赢得主动
面对本田、丰田、通用、奥林巴斯、强生等国际巨头在模具领域早已布下的专利“矩阵”,作为后起之秀的我国企业面临怎样的挑战,又这个怎么样应对?
“我国在模具领域起步较晚,无论是技术研发还是专利布局,都跟国外巨头存在一定差距。列如在汽车模具技术研发角度,本田、丰田、通用汽车等企业占领重要地位,国内企业天津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瑞鹄汽车模拥有限公司也有一定数量的专利申请,但海外专利布局相对较弱;在汽车模具应用角度,不少基础专利都掌握在国外巨头手中,国内汽车模具企业还需扩大创新力度,以此提升竞争力。”天津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知识产权部相关负责人表态。
鉴于这种状况,这个负责人认为,我国相关企业应扩大模具领域关键技术研发力度,继续提高工艺制造水平,争取研发出一些精细化、拥有竞争力的模具技术。此外,国内企业在产品研发经历中,要积极在国内外市场进行专利布局。
在光学塑料成型模具角度,国内企业在技术研发跟专利布局角度都处于起步阶段。“国内企业应扩大对模具技术跟专利布局的重视程度,在扩大研发投入的同时,积极跟科研院所合作,共同研发相关技术。”成都奥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市场开发部部长武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态,国内企业能够并购有发展潜力的小公司或者收购某公司的一个研发团队,这也是迅速增强自身实力的重要途径。
针对我国企业在模具领域的发展现状,课题组研究人员给国内企业表态了更为具体的发展建议。“模具技术的精细化制造跟信息化管理将是将来的发展方向。”模具课题组研究人员表态,国内企业一角度要学习跟借鉴欧美企业的先进技术;另一角度企业之间要加强合作,继续提升竞争力;此外,相关政府部门也应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支持跟引导企业继续扩大创新力度,积极进行专利布局,以在模具市场的竞争中占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