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南海局势紧张,菲律宾搞了所谓的仲裁闹剧,美国“里根”号航母在内的7艘美军舰船集结南海,其中3艘驱逐舰过去两周更是多次“悄悄接近”中国岛礁,其他小国也在跟着群魔乱舞。
国内网友和各界人士纷纷通过各种形式表达了对维护我国领土、领海主权的决心,微信圈内也有几百上千万的网友支持解放军捍卫南海主权。但是,光有微信点赞、转发支持哪够?毛主席教导我们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材料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枪杆子硬不硬。作为工程塑料和特种工程塑料圈的人,认真做好材料就是*大的支持!
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刚性大,蠕变小,机械强度高,耐热性好,电绝缘性好,可在较苛刻的化学、物理环境中长期使用,可替代金属作为工程结构材料使用,可分为通用工程塑料和特种工程塑料两类。工程塑料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汽车、建筑、办公设备、机械、航空航天等行业。
由于特种工程塑料具有其他材料无法兼具的诸多特性,如耐高温、耐疲劳、耐腐蚀、耐磨损、耐辐照、高强度、高韧性、电性能优异等,在航天卫星、战斗机、军舰、雷达、电子系统等军事领域是不可或缺和革命性的材料。由于此类新材料特殊的军事背景,从上世纪80年代问世起,西方就将其列为战略物资对我国封锁和禁运。
航空航天领域用到哪些工程塑料和特种工程塑料?我国工程塑料和特种工程塑料发展情况到底如何?我国特种工程塑料如何实现技术创新和应用突破?2016中国国际工程塑料创新与应用发展论坛将会给出答案。该论坛是国内工程塑料和特种工程塑料行业*专业、规模*大、规格*高的行业交流盛会。据悉,本届论坛聚焦工程塑料尤其是特种工程塑料的合成制备、高性能助剂、改性加工、创新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先进加工新设备、新技术等工程塑料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技术创新、设备创新以及应用创新。重点聚焦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和电子电器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航空航天、汽车、轨道交通、电子电器等知名演讲嘉宾以及众多知名用户企业、材料生产企业、设备企业、科研单位均已就位!小编给各位剧透下到底都有哪些行业大咖来了?
已确认著名演讲嘉宾
蹇锡高,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有机高分子材料创新与产业化研究,先后完成国家重点攻关、军工配套、“863”、高技术产业化等项目30余项。发明了PPESK系列高性能工程塑料,解决了传统工程塑料不能兼具耐高温、可溶解的技术难题,获得2003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发明了PPENS系列高性能工程塑料,解决了无法得到高分子量可溶性聚醚腈砜的国际技术难题,获得2011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提出了高性能高分子设计新思想,并开发出一个结构独特的高性能高分子新体系。
赵云峰,工学博士,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研究员、副总工程师;长期从事特种高分子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及其在航天型号上的应用研究工作。赵博士将重点分享工程塑料在航天工业领域中的应用。
朱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组部“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中科院“百人计划”择优入选者,在生物基高分子材料领域做了众多开创性的工作并取得了系列重要成果。
季君晖,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总工程师,降解塑料中关村开放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塑料改性和工程塑料、抗菌材料、降解塑料等高分子材料和微生物相互作用领域的研究。
姚强,博士,博士生导师。1991年获华东化工学院学士学位,1994年获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2000年获美国威士康星州马凯大学有机化学博士学位。曾工作于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Polytechnic University,Akzo Nobel,Supresta,Celanese,和Albemarle公司,担任高级科研人员或研发部门经理。在精细有机化工和阻燃方面有着近20年的经验,并开发了多个美国化工公司商业化和半商业化的产品和生产工艺,创造经济效益上千万美元。目前主要从事新型环保阻燃剂的开发和研究。
赵涌,现任职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试验和整车技术工程院材料工程部,主管工程师,从事材料专业技术工作9年。主要职责为汽车内外饰系统非金属材料材料开发、定义、认证、失效分析及批量一致性质量控制。负责部门塑料方向的材料技术能力提升及规划工作,负责轻量化以塑代钢新材料开发技术储备及其在新产品上的推广应用。
昌许,欧洲粘结工程师,目前任职于青岛威奥轨道集团有限公司。从事轨道交通行业10年,专注于内饰的非金属和金属的行业应用,涉及地铁、动车、高铁多种车型。与世界知名轨道交通公司如Siemens、BT、Alstom、中车及各子公司有着紧密合作。在非金属实际应用有数项专利参与研究。
黄家奇,江淮汽车技术中心材料工程部技术总监。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车内空气质量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单位联络人,中国汽车技术中心国家车内挥发性有害物质VOC控制管理制度研究课题组成员。本次大会,黄总将重点分享工程塑料及特种工程塑料做汽车发动机等苛刻环境下的应用创新和技术创新。
金发科技的产品以自主创新开发为主,覆盖了改性塑料、特种工程塑料、精细化工材料、完全生物降解塑料、木塑材料、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金发科技材料以其良好的环境友好度和卓越的性能远销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1000多家知名企业提供服务。本次大会金发科技将分享其在工程塑料和特种工程塑料领域的*新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
陶慷 副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博士后;现为会通材料集团战略与研发管理部总监,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客聘项目研究员。主要从事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相关产品的开发及产业化工作。
牟建新,男,1976年6月出生于黑龙江省,俄罗斯科学副博士,现任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教授、长春吉大特塑工程研究有限公司总经理。
牟建新教授2008年归国以来,一直从事聚醚醚酮、聚醚酮、聚醚砜、联苯聚醚醚砜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耐高温有机硅树脂的合成、改性、加工和应用。
裴金菊,布鲁克应用技术专家,自12年加入布鲁克光谱以来,一直从事分子光谱仪器分析的应用工作,积累了利用红外光谱解决塑料质量控制和失效分析等问题的丰富经验。
张中标,天津师范大学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教授、渤海学者,博士生导师。1998-2007年间,先后在日本、加拿大、美国学习、工作,长期从事与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资源相关的材料研究,在有机高分子膜材料领域积累了一定的研究开发经验。回国后创办了山东津兰特种聚合物有限公司,专业从事特种工程塑料的研发、生产和服务,产品将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特种高性能材料、海水淡化、污水处理、饮用水净化、血液透析、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材料等领域。
杨冬,东莞市意普万尼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在工作期间,组织完成了3个国家创新基金项目、1个广东省高新区引导专项项目的工业化和验收工作,主导完成了近20项发明专利的撰写和申请工作,已有10项获得授权;负责开发涵盖注塑级、挤出级和吹塑级的高性能尼龙产品近百个,其中较为突出的有发动机进气歧管用尼龙、气门室罩盖用耐高温低翘曲尼龙、耐醇解尼龙、超高强度尼龙、高流动性超韧耐低温尼龙、油底壳用低翘曲高抗冲尼龙、气室专用耐高温尼龙、玻纤增强吹塑级尼龙、耐磨耐高温内衬管挤出级尼龙、替代TEEE吹塑级尼龙、低渗透率吹塑级尼龙、低成本无卤阻燃增强尼龙。
本次大会杨总将分享高性能尼龙材料及特种共聚尼龙树脂工业化应用在汽车、轨道交通、电子电器、航空航天等领域*新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
确认中著名演讲嘉宾
杜志仲,博士,索尔维特种聚合物全球事业部执行副总裁及亚太区总裁。索尔维是高性能聚合物领域的领导企业,提供无与伦比的特种聚合物产品组合,覆盖超过35条产品线、1500多种配方,用于满足全球*为严格的市场需求。
赵清香,教授,博士生导师,工程塑料研究室主任。一直从事新型工程塑料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尤其是致力于以石油副产品轻蜡经微生物发酵得到的长碳链二元酸为原料合成长碳链尼龙系列产品的工程化、以及深加工产品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长碳链尼龙和耐高温半芳香尼龙两种材料在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电气等领域应用广泛,国外长期禁止向我国转让该类产品的生产技术,而我国每年需从国外进口价值百亿元的长碳链尼龙和耐热尼龙材料。已成功研发长碳链尼龙1212和耐高温尼龙12T的工业生产技术。其团队开发的尼龙1212是我国五大工程塑料**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同时也是世界上**个工业化生产的双号码长碳链尼龙品种。
刘强,现任众泰大迈汽车总工程师兼技术中心副总经理。曾先后在日本丰田汽车研究院,吉利汽车研究院,东风风度汽车研发院等企业工作,积**力于推动汽车轻量化技术与科技应用。
麦格纳是全球**的汽配供应商,在29个国家设有305家制造工厂,95个产品开发、设计和销售中心。麦格纳的13.9万名员工专注于通过创新工艺和***制造为客户创造卓越价值。麦格纳的产品能力包括生产车身、底盘、内饰、外饰、座椅、动力总成、电子、镜像、闭锁和车顶系统与模块以及整车设计与代工制造。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8月,是正泰集团核心控股公司,也是中国低压电器行业产销量*大企业。正泰电器专业从事配电电器、控制电器、终端电器、电源电器和电力电子等100多个系列、10000多种规格的低压电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已邀请的知名用户企业:
已邀请知名材料改性企业:
已邀请知名科研机构:
已邀请材料测试分析机构:
预先报名优惠进行中,即刻联系: